延續昨天的新聞,鄭捷並沒有道歉,更沒有後悔,反而以"舒坦"2字替代他的心情!!
如此可怕殘忍又令人感嘆的心理,讓我今天想分享探索何謂"內在小孩"....
(圖取自玫瑰山莊)
看到這朵淋雨的玫瑰,也許你沒有特別的感覺或者你覺得花很美~~~
的確,帶刺的玫瑰花真的很超美,然而美麗的外表下,是否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呢???
故事起源~~~
潔的求學階段算是平順的,因為父母平時工作忙碌,只有在簽聯絡簿時,才會和父母親近距離的說話.
身為長女,潔很獨立,魔羯座,自我要求高,功課從來不用讓父母擔心,
所以潔也認為自己應該會擁有很多的愛....但....事實並非如此!!
國中階段,因為得不到尊重,潔開始會頂嘴,但每一次都讓自己更心痛,
最後潔哭喊著:你們會什麼都"不了解我"呢??
父母給潔的回應:在乎妳才要管妳,罵妳,而我們為什麼要了解妳呢??
甚至難以入耳的言詞,一字字地打在潔的心上,漸漸地~~潔只想躲起來~~天天偷偷的痛哭著....
潔的不平,怨恨,不斷地累積著....當然在潔的堅強的外表,旁人是無法觀察出異狀的...
接著潔選擇離家很遠的學校,目的只是不想回家,面對父母!!
半工半讀的求學著,當同學去逛街,跳舞,潔選擇賺錢,支出自己的零用錢!!平日加寒暑假加過年...
潔渴望被愛,潔極度渴望被尊重,在談戀愛階段,每一次都維持好多年,
幸運的是對方父母都待潔如親生女兒一樣,讓潔有"家"的幸福感!!
最後一段愛最深,也最多年,幾乎是差一張結婚証書的感情生活,前3年,非常的甜蜜幸福,
而接下來的4年,分分合合,最後仍就被他的一句話:"我們不適合",結束了一切....
但隨之而來的心痛,越來越深...
不明白,如此多年的感情,他竟可在短短2個禮拜就交新女朋友.
不明白,他竟可在相同工作環境中,散播不真實的分手理由.
不明白,他忘記的如此快速........不明白好多好多的為什麼???
當時潔不知什麼是"內在小孩",
潔只知道每日的自己,暴食,摧吐,莫名哭泣,行屍走肉,隨時都想結束不被重視的生命!
潔找不到出口,找不到為什麼的理由,這種日子延續了近2年,但父母是完全不知潔的"不一樣"..
還好潔有一個好姐妹好同事,可以每天聽潔說話.....
直到某天,突然想到運動場打球,進而認識了一群超可愛又直率的球友,
讓潔藉著運動得到許多的舒壓,那時是潔外表最醜最狼狽的,竟還有朋友願意與潔友好^^
所以這是真友誼~~~沒有利益關係~~~潔的小天使們真的對潔很好,很照顧潔!!
這是潔又再度走進人群的一個關鍵.........
潔找到自己的內在小孩,想哭就哭,想笑就笑,想放鬆就休息....
直到潔身體漸漸地恢復健康,內在小孩仍一直在身旁陪著,但潔不知要如何與她對話!!
直到為人母,潔發現孩子成長的模式,竟會和潔的內在小孩很相似,潔嚇到了~~~很震驚~~~
這是潔最不願意發生的,於是潔必須,學會愛自己內在的小孩,才能讓孩子也能做自己,愛自己.....
潔終於面對恐懼,正視自己的內在小孩,傾聽她說話,
努力地讓自己充滿感恩對待她自己的內在小孩,正在學習的潔,需要更多的支持與鼓勵.....
自我測驗---尋找內在小孩
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在小孩,那是一個很柔軟的生命中心,可以無條件的信任別人,
並且體驗世界的美好。
內在小孩也很容易受到傷害,尤其是在0~6歲時,容易被父母親用禁止和逼迫的命令語氣,
阻斷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動。因此每個人長大後,都需要重新學習關懷和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。
「內在小孩」是源自於兒時經驗而存在於人們內心的一個心理實體。
很多人的形體雖然長大了,卻因為小時候的一些基本需求沒有被滿足,
或有被傷害的經驗,導致這些人的內心其實還存留著脆弱、受傷、需要被關注
的童稚小孩,這就是內在小孩。
同時,這些人日後自我關懷與照顧能力沒被發展出來,以致於童年的負面經驗
仍持續干擾長大成人後的生活。
請直覺而誠實地回答以下問題。
「認識自我內在小孩測驗表 」
1、我很容易去討好別人。
2、在我內心深處,我覺得自己有問題,跟別人不一樣。
3、當我為自己爭取權益時,會感到不安,寧可委曲自己。
4、我做事嚴謹,凡事要求完美。
5、我實在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。
6、我曾有或正有飲食失常的問題 。
7、我常不知道自己情緒上真正的感覺。
8、我願意做任何事情來讓別人不要生氣或避免衝突產生。
9、我幾乎從不表達自己負面的情緒。
10、我有睡眠失常的問題。
11、我覺得人是靠不住的,包括我自己在內。
12、我很怕單獨一個人,願意做任何事來避免獨處的情況。
13、我發現自己會做自認為別人期待我去做的事。
14、要我關心別人,比關心自己還來得容易些。
15、我很好強,而且討厭輸的感覺。
如果你有3題以上答案為「是」,表示你忽略了自己的「內在小孩」很久了!
建議你勇敢面對問題來源,藉由自我認識、成長等相關書籍、課程或參與團體著手,
逐漸讓你的內、外在自我更能均衡一下。
如果你有5題以上答案為「是」,表示你的「內在小孩」受傷程度不輕!
建議你要花時間學習照顧自己的「內在小孩」,有機會的話,可以找專業人員協助,
相信對療癒受傷的內在小孩會大有助益。
■ 遇見你的內在小孩--勵馨基金會
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孩,鎖在童年記憶的深處,如果,ㄊㄚ俏皮喜樂,是一種幸運;
倘若,ㄊㄚ脆弱、悲傷、憤怒、恐懼,是一種原痛。
開啟記憶的鎖盒,遇見自己的「內在小孩」,開始學會,給ㄊㄚ關愛與能量,領ㄊㄚ長大。
童年經驗對一個人的全人發展有著相當大的影響,每個人的成長過程
都期望可以被當作『一個成熟的個體』來愛,相對地也有人來接受自己的愛,
這是人們學會愛與信任關係的起點。
然而,在這段成長的過程中所期盼的需求受到挫折或不能被滿足,
就會經驗到痛苦與傷害,甚或影響到對自己的看法扭曲,對他人的不易信任,
以及對周遭事物的麻痺冷淡反應。
大多數人在童年期都有程度不等的創傷經驗,隨著歲月增長,
在外表上雖然長大成人,然而在內心深處卻有個受傷、哭泣
卻沒有跟著一起長大的「內在小孩」。
一般而言,凡是有感覺或情緒的字眼,如快樂、痛苦、憤怒、高興、哀傷等,
都可能是「內在小孩」在說話---ㄊㄚ通常是用情緒與思想來和自我溝通。
「內在小孩」受傷的因素主要是因為愛、安全、信任、尊重的需求沒有被滿足,
為了求生存,需要某種程度的否定「內在小孩」,讓個體能夠脫離真實自我,
在找尋「內在小孩」過程中,有許多痛苦的經歷會再次浮現;
此時,要試著感受「內在小孩」當下受創傷的經驗感覺,體驗當時的情緒,
讓「內在小孩」有機會和自我對話,重新和自我相遇。
「內在小孩」是個體存在的核心,就像個體〝我之所以為我〞存在的重要性一樣,
讓我們與自己的「內在小孩」相遇,經常對話、時時關懷,
不管是喜樂或是原痛,都是認真生活的原動力。
找回受傷的內在小孩--『身心舒眠使用手冊 』
在 童年成長中,我們內在情感需求,多多少少都曾經受過傷害,
無法隨著年齡成長而長大,我們帶著這一份遺憾,不自覺地轉向
戀愛、婚姻的對象,及自己的子女,甚 至工作夥伴,期待從他們身上,
彌補自身的失落與遺憾。
如此,「關係」就會出現了「障礙」,當我們憤怒和悲傷時,
是否覺察到表達情緒的方式,竟像三歲孩童般 的無厘頭?
你是否知道童年每個傷害、每個拒絕、每個痛苦的訊息,都會儲存起來,
使得能量阻塞,無法展現出活力?
是否了解到,當你對某個 人、事、物,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,
它是因為碰觸到內在小孩受傷的敏感按扭,潛意識自動連結
這龐雜的深層結構,而不是成年的你發生了問題?
是否明白我們與生 俱來攜帶著深深的恐懼與不安,關係中充滿了
控制和依賴的欲望,是跟內在小孩有關。
在成長過程中,得不到期望的愛或回報時,深深感到傷痛孤單,隱藏深處,
是 心碎了的情境(感覺),有一部分的你,會破碎脫離而去,
而這些「破碎的部分」,稱為「內在小孩」(the inner child)。
「內 在小孩」可能是小時候的不安、遺憾、夢想或當時認定的生存法則,
這些沒有因年紀增加,或情境改變而有所不同,而這受傷的經驗,
就深深烙印在腦海中,停留在 當時,形成創傷記憶。
如果這創傷事件而未加以適當處理,甚至未正視此問題,它往往會責怪別人,
造成更大的糾葛,或退縮地封閉在自己的世界,傷害自己,
你永遠找不到真正的答案,除非你自己學會面對自己,學會靜默、聆聽,
真心寬恕與原諒未關照的地方,才不會造成往後日常生活的不平衡及障礙。
舉一個例子來解釋「內在小孩」
有一位小女孩平時功課名列前茅,然而高中及大學聯考,都會莫名奇妙考的很差,
她自己、家人及認識的人都覺得很奇怪,原來在 她小時候內心覺得生命是豐富的,
在升學主義下看到同學之間只有分數惡性競爭,彼此之間像敵人,
當時年紀小無法清楚表達,只知道不喜歡這樣環境,想離開這樣
分數惡性競爭環境,跟父親說:「不想唸書」,生平第一次被父親打一個耳光。
內在小孩對於考試,就認為:「考試就是愛的消失」。
每 個人的表達是否了解到背後更深層的正面意圖,是否明白
行為背後更深層的正面目的。
現在這一位小女孩的內在小孩也明白:「考試與生命的豐富是可以同時存在,
父親這樣行為也是一種愛的表達」,每一個人對自己人生負起責任,
做一個你想要當的人,想要把受傷的內在小孩找回來,你必須為當時的你道歉,
整合內在受傷的 部分,就是請求原諒並學到功課。
跟內在小孩說:「對不起,我錯了!我學到了……」
內在小孩是一處等待愛及關照的地方,不需要怪罪他人或封 閉自己。
當你愈了解自己在每一情境中的功課時,你就愈快結束這個過程,
找回受傷內在小孩。當你學會原諒、寬恕的功課時,會看到更多
傷痛、憤怒、期望幻滅與 負面事情,同時,也會看到令人讚嘆的美好事物,
慢慢地,你會看到一個更嶄新、更富有愛心、更高層次的自己。
很多成年人都失去了「童心」,他們需要重新找回內在小孩,
重新回到感受的層面,來統合理性和感性。
可停下來問問自己:「現在的你,在想什麼?」、
「現在的你是什麼樣的感覺?」時時面對自己當下的念頭和感受。
除 了懂得理性思考(頭腦的部分),也允許自己跟自己
肉體、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的感覺在一起,可以停下來問自己:
「我現在的真實感受是什麼?我覺得冷,還是 熱?緊或鬆?快樂或悲傷?
跟這個人相處時候,覺得有無壓力?我現在的感覺是什麼?」
常常停下來問自己,逐漸找到那個「感覺我」,慢慢的你可以把這
「感覺 我」和「理性我」統合為一,進而發現兩者其實來自於你更深的本來面目,
你內在更大的自我本質。
為了找到自我本質的真理,你必須向內觀 照,不去責怪他人,
不扮演受害者的角色,也不浪費時間在自責,如果在任何情境觀照得更深,
就愈能讓自己成長。若老覺得自己是受害者,那麼就會驚嚇於不斷發生的事,
而忽略改變事物的機會。仔細想一想,這些困擾你的事,
傷痛、憤怒、憎厭的感覺,是不是你童年時相似的經驗,為了超越舊傷,
你可以讓自己閉目向內省思,自己童年或過去是否有過相似的經驗?
了解那是童稚無知的選擇,而此刻正是結束這種模式的時機。
讓你的每一個片刻,都成為祈禱~~~憶起你的每一個片刻都是愛的存在..
願我看不到別人的過錯,只看到別人的美好~
願我看不到別人的黑暗,只看到別人內在的光亮~
在每一個人身上看到光明,看到每個人的頭上都是有光圈的......
此時我非常推薦寫每日的感恩日記~~~持續不斷~~90天後你將會看見不同的自己~~
事實上~~~以我的經驗,約21天就成習慣了~~每日你只會想要"感恩"任何的人事物~~~
感恩小平的推薦.....也歡迎加入我們的感恩日記社團....
joyce語錄:勇敢走過內在的陰影,把心靈的垃圾清理乾淨,真正愛自己,愛別人的能力才會出來!!